以一颗中国心完成惠及千万心律失常患者的“匠

来源: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年09月20日 17:40:0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015年9月,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的第15届世界心律失常大会上,曹克将教授公布了一个好消息,由他主持的“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伴室性早搏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

  2015年9月,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的第15届世界心律失常大会上,曹克将教授公布了一个好消息,由他主持的“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伴室性早搏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相关论文在国际权威期刊《补充与替代医学》上发表。

  作为这一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之一,曹克将说起获奖非常兴奋,他说像他们这些完全西化培养的医生如此痴迷地开展中药临床研究,并且通过现代方法去研究得出确切的循证医学研究证据,这才能让更多的人相信中医药,“一等奖的获得,是国家对中药的肯定,无论是对中医理论的发展,还是中医药的发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正是因为有大量循证医学研究取得的确切证据,再加上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认可,参松养心胶囊被先后列入国家卫健委、中华医学会颁布的多项权威指南共识,比如《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8》《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心律失常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以及《2020年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等。其中,《2020年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指出,对于未合并或合并结构性心脏病的症状性室早患者,可应用参松养心胶囊,推荐级别为IIa,证据等级由B级提升为A级。

  曹克将于1987年到德国留学研究心脏病,获博士学位。怀着一颗滚烫的中国心,他博士毕业后并没有留恋国外优越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于1995年回国,开始从事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和研究。

  作为运用现代医学治疗心律失常的权威专家,曹克将对国内外治疗心律失常的用药情况非常清楚。对于西药,虽然种类繁多,抗心律失常也有一定疗效,但其毒副作用很大,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且对于缓慢性心律失常,西药领域没有找到有效药物。面对这种两难境地,曹克将将目光转向通络中药。

  在这背后,是一个以曹克将教授为代表的强大研发团队,他们在用毕生的心血去不断地开掘适合心脑血管患者、适合心律失常患者的特色中医药。

  以岭药业科研团队坚信,如果参松养心胶囊循证医学研究取得成功,不仅可为我国中成药开展这项研究起到示范作用,还向国内外医学界昭示中成药完全可以接受主流医学科研方法评价,这对我国中药现代化、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200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听说参松养心胶囊这个中药做了一些临床研究,抗心律失常效果很不错。”曹克将说,大概过了三个月左右,他诊治的一位60多岁的女冠心病患者,做过支架以后半年又出现心绞痛,开胸搭桥后患者不再出现心绞痛,但是睡不好觉,心慌得厉害,比较明显的是室性早搏比较多,曾经用遍了西药治疗早搏的药物,效果都不理想。这时,他和科里其他同事想起参松养心胶囊。

  循证医学是基于证据的医学,是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最权威的“药物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方法。由于它的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双盲,所以提供的用药依据最科学、可靠。因为循证医学研究需要大量、规范、严格的临床研究数据来支持,需要大量的高水平医院参与,所以,尽管我国中成药品种众多,但当时开展循证医学研究的极少。

  为科学、严谨、合理设计研究方案,他们先后在北京、上海、哈尔滨、江苏等地4次组织讨论会,听取专家建议。上海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葛均波教授、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王建安院长、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杨天伦主任等对方案给予具体指导,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主持统筹研究。

  基于上述研究,同时为了解决西药治疗心律失常的两难境地,为患者找到更加安全有效的药物,2006年,曹克将及其团队开始酝酿针对参松养心胶囊开展规模更大、被世界医学界誉为检验药物疗效及安全性的“金标准”的循证医学研究。

  他们想:“不妨试一试?”这么一试出乎曹克将团队的意料,效果非常好。在吃这个药之前,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早搏次数是12000多次,用药一个月,除了她自己感觉明显好转以外,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复查,早搏减少了95%以上。

  “参松养心胶囊对心律失常整合调节的优势,表现为对快慢心律失常均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尤其是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可以说填补了药物治疗的空白。并且未发现心脏不良反应。”想起当年的研究,曹克将教授依然感慨。

  参松养心胶囊的临床循证医学研究,确切地讲是围绕治疗室性早搏、缓慢性心律失常、阵发性房颤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临床评价,为临床用药提供有力证据。

文章来源:《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网址: http://www.zgxxgbyj.cn/zonghexinwen/2022/0920/572.html



上一篇:中国心血管健康大会授予程晓曙“房颤中心特殊
下一篇: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超50万人,如何筛查与预防猝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投稿 |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编辑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版面费 |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论文发表 |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