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颗中国心完成惠及千万心律失常患者的“匠(2)

来源: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年09月20日 17:40:0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为保证研究结果的公正性,他们特请统计学专家参与,由第三方进行数据统计处理。 作为制订专家共识的主要牵头人,曹克将指出:“我们投入精力去制

  为保证研究结果的公正性,他们特请统计学专家参与,由第三方进行数据统计处理。

  作为制订专家共识的主要牵头人,曹克将指出:“我们投入精力去制订指南和专家共识,循证医学证据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参松养心胶囊具有大量临床研究数据,且其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得到了广泛认可。”

  “参松养心胶囊循证医学研究从2006年开始到2008年结束,参与研究的全国大型三甲医院有36家,参与的医学专家达500多名,仅这一项研究,就投入资金达两千多万元。”曹克将教授回忆。

  曹克将说,当时循证医学在我国刚刚起步,由于参与研究的单位数量大、人员多,并且试验项目多、时间跨度长,因此研究费用非常高,另外循证医学研究风险也高,试验结果好,万事大吉,一旦试验结果不理想,那么试验药物将可能面临丢掉市场的风险。尽管有这么多的风险,但是曹克将团队非常看好参松养心胶囊循证医学研究前景,作为牵头单位他们设计了研究方案,在全国遴选出36家三级甲等医院开展研究。

  如今,他是南京医科大学内科学(心血管病)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暨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脏科主任兼老年医学科主任,江苏省心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他还亲手创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江苏省心脏介入中心,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卫健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可以说是心血管界的“大国工匠”。

  2008年9月18日,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在杭州召开会议,会上正式发布了参松养心胶囊抗心律失常循证医学研究结果,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器质性室性早搏有效率为65.8%,与慢心律有效率50.7%相比差异显著,无论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还是高血压左室肥厚合并室性早搏均显示出良好的疗效;治疗非器质性室性早搏有效率为74.2%,显著优于安慰剂对照组;治疗阵发性房颤与普罗帕酮疗效相当;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确切,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第二附属医院在研究中用于窦缓患者治疗,患者平均心率就从54.2次/分钟提高到60.9次/分钟。

  曹克将,教授,博士,睿智儒雅,思维敏捷,与共和国同龄,但仍然朝气蓬勃、神采奕奕。

  这令曹克将非常震惊,从此他开始了长达近20年对参松养心的更高级别的临床研究,而且直到目前研究也一直没有停止。

  期待这些“大国工匠”们的更多“力作”。

  真金不怕火炼,也正是因为参松养心胶囊收获了确切的循证医学研究证据,“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应用研究”荣获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该研究结果证实通络药物参松养心胶囊在安全有效改善室性早搏的同时,具有提高窦性心率的作用,从而为国内外窦性心动过缓伴室性早搏患者筛选出了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的治疗药物,填补了国内外兼治快慢心律失常药物的空白,让通络中药再次成为国际医学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敢为人先,应用“国际金标准”循证医学检验参松养心疗效及安全性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0年1月,以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应用研究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项目,获得了2019年度生命科学领域唯一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放眼国内外,如今每年有上千万心律失常患者因为参松养心而受益。

  从“不妨试一试”到六家医院临床研究疗效“令人非常震惊”

  真金不怕火炼,参松养心胶囊收获了确切的循证医学研究证据,惠及千万心律失常患者

  从这个病例开始,曹克将和团队其他同事就在想,参松养心胶囊这个药对其他病人的早搏是否也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呢?于是他们就开始设计进行临床研究。持续将近一年时间,他们完成了上千例患者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总有效率达67%。

  功夫不负有心人,曹克将教授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斩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这是我国组织开展的第一个中药抗心律失常最高级别循证医学研究,压力很大。”曹克将教授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组长单位,感觉责任重大。

  作为一名留学归来、在心律失常治疗与研究领域的权威西医专家,曹克将为什么研究起了通络中药参松养心胶囊,而且一研究就是近20年?他在通络中药防治心律失常,尤其是防治复杂性心律失常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科研成果?今天,让我们走近曹克将教授,聆听他对于通络中药防治心律失常的研究故事。

文章来源:《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网址: http://www.zgxxgbyj.cn/zonghexinwen/2022/0920/572.html



上一篇:中国心血管健康大会授予程晓曙“房颤中心特殊
下一篇: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超50万人,如何筛查与预防猝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投稿 |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编辑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版面费 |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论文发表 |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