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超50万人,如何筛查与预防猝(2)

来源: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年10月09日 20:35:1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另一方面,要对心血管危险因素加以控制,上医治未病,积极控制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简单易行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比。在此方面,费民忠

另一方面,要对心血管危险因素加以控制,上医治未病,积极控制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简单易行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比。在此方面,费民忠给出如下6点建议:?

二是,已经存在的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应规律服药,定期监测血糖血脂,提倡家庭测压;

六是,心理卫生上,要学会管理情绪,避免长期暴露于精神压力中,主动寻求疏导途径,必要时与专业人员进行心理咨询和药物干预。

三是,戒烟,少饮酒(一天不超过2个标准杯);

五是,合理的睡眠时间,睡眠时间和心脏时间呈U型关系,一般6-8小时较为合理,过多过少都不益。不应长期熬夜,避免生物钟紊乱;

和亚萍强调,在日常运动方面,对于心脏病患者,我们建议在心脏康复医师的指导下,根据运动处方,进行循序渐进的锻炼,逐步提高心肺耐力,增强体质。对于健康的运动爱好者,鼓励量力而行,适量运动,掌握科学的运动方法,行稳致远。

与此相对,居民的血压管理状况不容乐观,据一项覆盖超过173万人的大型研究,对于35-75岁的中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已接近半数,但接受治疗的却不到1/3,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的甚至不足1/12,管理成效堪忧。?

面对庞大的高血压人群与严峻的防控现状,提升患者健康意识与疾病防治理念尤为关键。?

后来再催,胖姐还有点不耐烦,说等她母亲病情稳定了再说……结果1年后,胖姐半个身子不能动弹,话都不会说了。对高血压的放任不管,让这一家人都陷入痛苦之中。

在嘉会国际医院近期接诊的急性心梗的病例,发病年龄均在40左右。另外长期巨大的学习和工作压力导致精神紧张,交感神经过于兴奋,体内释放大量的儿茶酚胺,会导致心脏血管异常收缩和痉挛,诱发急性心脏事件,比如应激性心肌病。同时,熬夜、失眠使身体长期处于透支状态;缺乏锻炼、心肺耐力减退,免疫力下降,一个普通的感冒或者腹泻都有可能会演变成重症心肌炎危及生命。

胖姐(化名)是一家烤肉店的老板,5年前,她的妈妈因为多年高血压患上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虽患高血压多年,但胖姐妈妈一直不重视,没有定期用药,控制得不是很好,心肌梗死后尽管抢救成功并且放置了支架,但由于病情严重,一直反复住院。

“比如静态的出行和工作模式;酗酒、吸烟、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长此以往导致血压、血糖、血脂异常,体重超标等代谢综合征的表现。另外,在近几年的一些有关心血管疾病的调查研究发现,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紊乱、高尿酸血症的发病年龄明显年轻化,而这些疾病可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导致的斑块的不稳定。”费民忠说。?

如此也使得高血压成为引发心血管疾病及其死亡的重要“帮凶”?。特别是进入秋冬季,天气降温,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波动会比夏季波动更大。另外高强度的运动也会使血压出现波动,造成较大危害。

文章来源:《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网址: http://www.zgxxgbyj.cn/zonghexinwen/2022/1009/577.html



上一篇:以一颗中国心完成惠及千万心律失常患者的“匠
下一篇:心血管病患者冬季心脏康复——运动篇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投稿 |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编辑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版面费 |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论文发表 |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